News Center
Contact Us
慈溪市科發電子有限公司
電話:0574-63516423
0574-63518881
0574-63502084
0574-63512982
0574-63512981
0574-63515955
傳真:0574-63506423 0574-63506928
E-mail:manager@m.mxxmxx.cn
總部地址:浙江省寧波慈溪市逍林鎮聯振路355號
11月6日,由ASPENCORE主辦的2020年“全球分銷與供應鏈領袖峰會”在深圳召開。會上,來自北京京北通宇電子元件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問宋玉明發表了題為“連接器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的演講,通過回顧連接器百年發展歷史來看“新常態”下分銷行業的未來…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為全球經濟帶去沖擊,全球電子產業鏈也遭受巨變。當前的‘新常態’下,我認為這和連接器百年發展歷程有相近之處,今天就盡力管中窺豹和大家講講它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以管中窺豹,主要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的一些興趣和共鳴。”
2020年11月06日,來自北京京北通宇電子元件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顧問宋玉明博士在ASPENCORE主辦的第三屆“全球分銷與供應鏈領袖峰會”上,發表了題為《連接器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的演講,
“連接器的前世發展已經將近一百年,有產品型號上千萬。單以連接器來看,市場規模約600億美元,”宋玉明博士分享了一組數據指出,2018年連接器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601.15億美元,2019年時,電纜和連接器市場規模達到861.4億美元;預計2027年,這個數字會達到1600多億美元。
“我查詢了很多資料,連接器的發展歷程應該可以追溯到1904年,第一代的連接器是電源插頭和插座。在那之前,使用電器有第一代多限制,必須將設備要搬到一個地方去固定,墻上留兩根線,設備留兩根線,現場接上;要把設備搬走必須把線剪斷。這時候帶來兩個很大的安全問題,一個是剪斷,可能人工會有觸電的危險,留出的線頭有安全隱患。”“當時誰能想到,連接器能像我們的USB/Lightning轉TYPE-C那么便利。”她指出,就是因為安全隱患和使用場景的限制加速了產業的不斷發展。
“可以說,在1940年代二戰的爆發得到大規模使用后,才讓連接器得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民用事業蓬勃發展,并在電視、家電、汽車、計算機各個領域都在極大地應用。”宋玉明博士指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最大的連接器公司——TE Connectivity就是在二戰后發展壯大的。”
公開資料顯示,連接器即用于連接兩個由于有源器件的傳輸器件,主要用于傳輸電流和信號,是工業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可分為電連接器和光連接器。電連接器的傳輸載體為電流,而光連接器的傳輸載體為光信號。
如今的連接器已經滲透各行各業,從汽車、工業、醫療、消費電子、通信、計算機以及航空航天,有電子的地方就有連接器。“那么,連接器的未來又如何呢?以汽車行業為例,事實上,我們知道一輛燃油汽車會有幾百到上千個連接器,而電動汽車用的連接器則更多,因為需要連接電池包和電池控制。自動駕駛就是汽車產業的未來已經毫無懸念,所以,在一趨勢下,為用電便利而生的連接器行業必將迎來蓬勃發展。”宋玉明博士說。
另外,計算機通信設備方面的應用,常見的的I/O連接器,也有其獨特的演化歷程。大家都清楚,未來是建立在過去和現在的基礎之上,所以前面說了,回顧過去是為了看看我們未來前景和趨勢:我們先來看看1970年版本,當時的接插通信用電連接器體積大,使用和移動相對費勁,且在生產線上的工人也容易受傷。所以第二代連接器,1980年的連接器逐漸轉向小型化。”她進一步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開始工業審美也出現了變化,“1990年,中間黑色發亮的連接器,由于通信協議有所改變,原本并行接口被串行接口取代了,線路的數量變少,線也變細了。但是當時的工業審美讓局部維修面臨‘挑戰’——黑色在布線密集機柜中不起眼,所以要單獨找到某一根是非常困難的。所以,2000年我們進入USB時代,這一時代相信在場的觀眾都有切身體會,單從插頭接口各異的手機充電器逐漸演變為通用USB,現在除了蘋果使用的Aplple-Lightning/Lightning-C是特例以外,其它市場上的電腦和手機都是用通用USB進行通信和供電。相信統一標準會是未來的趨勢。”
宋玉明博士總結,連接器本身的發展趨勢就是隨著科技發展,圍繞成本效益、可靠性和可持續性、性能升級以及易用高效四個方面不斷演化,所以在5G萬物互聯的時代,連接器也會繼續作為構建時代橋梁的重要部分,而連接器行業未來可期。
“物聯網,也是連接器的發展趨勢之一,這兩年有關云計算、邊緣計算的話題很多,但在技術層面上,連接器在物聯網普及的過程中起到數據傳輸的作用,但其實很多人對此理解相對泛,剛好我就是搞技術的,就簡單介紹一下。”
“我們如果把連接器放在物聯網的這個大環境下,又可以分為有線連接和無線通信連接,其中,有線連接已電力線、以太網、總線、I/O(輸入/輸出)應用為主,無線通信連接則包括RFID/NFC、Zigbee/BLEWi-Fi、LTE/NB-IOT等。目前來看,連接器在物聯網大環境下比較大的挑戰主要在數據采集-接收-連接數據處理中心。”她指出:“雖然物聯網有很多種可能性,但從架構看,其中一個方面是一樣的,都是在物-物/物-人之間實現互聯,得出三大要素,一是傳感器&執行器,二是連接,三是數據處理中心。另外一個是順著連接網絡再回到底層,通過數據來控制我們的執行部件,讓它開和關進行動作,以達到節能高效,及時反饋。”
宋玉明博士博士指出,在工業設計越來越小型化和輕量化的發展下,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成本問題就來了,如何在保證除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時去節省成本?”她認為,未來萬物之間的連接更多會以無線為主,智能連接解決方案可以解決成本煩惱,并舉例物聯網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用以說明。